关于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重庆市正式推荐对象的公示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评选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59号)要求,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在全市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开展了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工作。经逐级推荐遴选,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体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全国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确定了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重庆市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权益利用科、巫溪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规划科、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空间信息分院4个集体和张长城、杨帆、陈彦3名个人作为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市正式推荐对象。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我市正式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23年11月10—16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信函、电话、邮箱、来访等形式向市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形式为信函的,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联系电话:63158527;邮箱:11325160@qq.com;联系地址:渝北区龙山街道龙山大道339号1号楼市规划自然资源局522室;邮政编码:401147。
联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联系电话:88979859,联系地址:渝北区春华大道99号北区1301办公室;邮政编码:401120。
附件: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重庆市正式推荐对象及其事迹材料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3年11月10日
附件
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重庆市正式推荐对象及其事迹材料
一、先进集体(4个)
(一)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
该院是重庆专业从事古生物工作的领军单位,建设有川渝地区唯一古生物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以建设川渝古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化石保护技术研究领域的学术思想为中心、科技人才培养中心和科学普及中心为发展定位,在生命演化认识与地球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制定我国首个古生物类行业标准《古脊椎动物化石发掘与修复装架技术规程》,引领行业发展新标杆,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技术标准的空白。二是发掘世界最大的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发现和建立我国新的恐龙动物化石群,研究成果填补了恐龙演化关键环节,为云阳打造百亿级恐龙公园创造了先决条件。三是促使重庆綦江化石产地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对重庆市古生物化石保护起到了创新示范作用。致力于化石保护和古生物学基础研究与科普工作,研发化石保护新型试剂,近几年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40篇,著写《山城龙迹—— 恐龙世界》、《探秘巴渝远古森林》等系列科普书籍10余本,制作科普视频10余部,充分发挥重庆市古生物化石资源在基础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单位先后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重庆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获自然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奖、重庆市优秀科普作品奖等;职工入选中共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获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第四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等荣誉。
(二)重庆市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权益和利用科。
该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聚焦“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主线,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能破题、有亮点,在深化改革举措中有特色,为全区规划自然资源利用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先行先试谋新路。科室先后参与了自然资源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土地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试点工作。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在全市率先破题完成首批地块入市交易;建立的土地诚信评价规则和开发评价系统作为范本在重庆推广使用;在全市率先完成工业用地“标准地”+“用地清单”改革试点,并且实现新增工业用地100%标准地出让。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高质量发展。牵头出台了《商住用地高质高效供应的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框架体系,全面支撑高质量发展,在全市率先建立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创新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新做法,利用415亩边角地无主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25个,宗数、面积全市第一。三是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炼总结的二圣镇生态农文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在全市推广;牵头率先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会同相关科室和部门成功处置一宗案件的经验做法入选重庆市十大典型示范案例予以推广。
(三)巫溪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规划科。
该科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传承“上古盐都、巫咸古国”的历史文脉,秉承“美得自然、建得从容、过得幸福”理念,擘画“森林之城、宁静之城、灵动之城”,营造舒适愉悦人居环境,建设产城景融合特色宜居小城,为建设山清水秀巫溪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规划引领最美县城华丽蝶变。先后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凤凰水城城市设计》《巫溪城市色彩规划》等26项编制工作,为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森林之城、宁静之城、灵动之城”,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坚持精准施策,规划助力历史文脉传承延续。编制《宁厂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修编)》,保护修缮距今约5000余年的川东地区人类发源地和文化摇篮、中国历史上开发利用最早的盐业资源、三峡库区唯一一座没被淹没的峡江古镇。编制《大宁古城更新规划》,划定历史建筑,全面保护修复古城墙、古城门、古街巷,规划城墙遗址公园,让历史文脉在城市中传承延续,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环境品质日臻提高。三是坚持人民至上,规划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抢抓巫溪县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历史机遇,先后编制《巫溪县红池坝镇九坪村村规划》等288个村庄规划以及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通城镇)、羊桥坝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乡村发展定位,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四)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空间信息分院。
该院是一支国土空间规划和测绘地理信息多专业融合的青年科技创新队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拥有自然资源部智能城市时空信息与装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重庆市智能城市空间(CIM+)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2021年11月,入选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023年9月,成功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
一是积极投身国家重大战略。持续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完成多个市级重大项目测绘地理信息保障工作,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支撑规划自然资源管理。融合多源数据,构建立体时空底座,开展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探索国土空间立体管控模式,为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提供高质量测绘保障。三是积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开展实景三维智慧警务、数字孪生智慧园区等数字化场景等生动实践。四是扎实开展原始技术创新。近年来,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自主研发“集景”实景三维基础平台和集景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获得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自主创新产品认证,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先进工作者(3名)
(一)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张长城。
该同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讲实干、重实践、求实效为宗旨,长期从事规划和自然资源一线管理工作,在建设审批管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统筹协调等方面成绩突出。期间2次获年度先进个人,3次获年度优秀公务员。
一是主动服务地方建设发展,在沙坪坝区局主持建管科工作期间,带领科室敢打敢拼、攻坚克难,靠前服务,推动沙坪坝火车站综合枢纽、三峡广场商圈提质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解决了富洲新城、西永微电园片区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停滞多年的项目重新运转。二是扎实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调入局机关后,主导起草重庆首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并印发实施,填补了重庆市历史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空白;牵头组织编制重庆市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规划,获2021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推动大田湾—大礼堂—文化宫、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代表重庆市在全国西南名城片区会上向全国介绍重庆历史文化保护经验并获好评。三是积极履行统筹协调岗位职责。在市政府办公厅顶岗锻炼期间,协调组织市级会议65个、办理文件250余件,起草决策参考建议2篇并获市领导批示认可;在市局办公室工作期间,牵头组织筹办大型会议20余个,办理文件560余件,牵头开展局系统工作模块建设、规划统筹引领机制完善、赛马比拼机制建立等重要专项工作,深度参与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地灾防治、数字化改革等多项核心业务工作。
(二)重庆市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杨帆。
该同志永葆党员本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划和自然资源决策部署。工作以来,勇于改革突破,带领单位创新党建+特色品牌,实施了一系列机构和制度改革,构建多跨协同、创优争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自然资源全链条技术保障体系,曾连续4年带领团队荣获市规划目标考核一等奖。个人近5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等次。
一是挑大梁,担重任。面对疫情防控、地灾抢险、山火扑救、抗洪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在服务双城经济圈和“万达开”区域统筹发展等重大攻坚中勇于担当,完成一系列区域协同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二是勇创新,守匠心。作为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完成市、区级课题3项,各类重大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和市级奖14余项,创造万州规划院获奖数量及等次的新历史;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定位,突破传统技术链条,构建万州区域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攻关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规划技术,深耕万州实景三维决策场景和全域全要素数字化体系建设,完成“数字万州”时空大数据云平台搭建等工作。三是谋全局,善作为。带领万州规划院成功创建全市首家“城乡规划和测绘专业‘双甲级’单位”,成功申报成立重庆市测绘产品质量检测渝东北分中心、区域卫星应用技术分中心,彰显了万州规划院在三峡库区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性担当。
(三)重庆市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和耕地保护监督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陈彦。
该同志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最高政治原则,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市委、区委和市局党组各项决策部署。深刻领会总书记对民主党派提出“四新”“四好”要求,积极参与党派建设、理论学习、社会服务,将履职实践与参政议政深入融合。长期奋战在规划自然资源工作一线,在耕地保护、生态修复、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高质量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编制完成《黔江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2019年以来治理矿山76个,共计1462.9亩,投入资金1677.3万元。积极联动司法机关履行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二是耕地保护领域工作成效突出。推动建立黔江区一揽子“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举措,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工作推动、跟踪问效等方面全方位守护耕地红线。划定64.6万亩耕地和45.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贯彻落实耕地“两平衡”制度。组织指导30个乡镇开展工作,先后印发93余项配套文件推进落实,实现从基层、从源头治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组织实施耕地恢复补足1.26万亩,任务完成率223%,位居重庆市前列。三是积极保障农业产业集聚发展。2019年以来审查备案设施农业用地99宗,共计817.7亩;2022年以来保障308个乡村振兴项目用地,落实耕地“进出平衡”0.24万亩,有效促进全区农业规模经营、农村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